|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病虫防护 » 梨木虱的识别与防治

梨木虱的识别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18  浏览次数:1161

    中国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梨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及嫩梢的汁液危害。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滋生黑霉菌而污染叶片和果实,常使叶片枯连在一起而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常导致落叶,使梨树出现二次萌芽和开花现象,造成树势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现将梨木虱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1.卵。长圆形,长0.3 毫米,一端尖细,并延伸成一根长丝;另一端钝圆,其下具一细柄。1 代卵初产银白色,经过2~3天由淡黄色逐渐转变成乳黄色,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芽痕处及芽眼间,往往排列成1条断续黄线;夏季各代卵初产呈乳白色,以后变黄变暗,多散产于幼嫩组织的茸毛间,如叶片正面主脉沟内和叶缘锯齿间。
  
    2.若虫。扁椭圆形,第1代初孵若虫淡黄色,复眼红色;夏季各代若虫初孵时乳白色,后变绿色;末龄若虫绿色,翅长圆形,突出于体两侧,1龄若虫即可分泌蜜露,3龄后分泌大量蜡质絮状物,2种物质裹住虫体。
  
    3.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体形较大,体长3 毫米左右,褐至暗褐色,具黑褐斑纹,前翅臀区具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 5 毫米左右,翅黄绿色,无斑纹。冬、夏型前胸背板上均具有4 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
  
    二、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3~5代,在冀中南部区一年发生6~7代。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土石缝隙及树皮缝内越冬,在早春2~3月份出蛰,在梨树发芽前即开始产卵于枝叶痕处,发芽展叶期将卵产于幼嫩组织茸毛内叶缘锯齿间、叶片主脉沟内等处。若虫多群集危害,在果园内及树冠间均为聚集型分布。若虫有分泌黏液的习性,在黏液中生活、取食及危害。直接危害盛期为6~7月份,因各代重叠交错,全年均可危害到7~8月份,雨季到来,由于梨木虱分泌的黏液招致杂菌,在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发生霉变。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严重间接危害,引起早期落叶。
  
    三、防治策略
  
    1.彻底清除树的枯枝落叶杂草,刮老树皮、严冬浇冻水,消灭越冬成虫。
  
    2.在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洒菊酯类药剂1500~2000倍液,控制出蛰成虫基数。
  
    3.在梨落花95%左右,即第1代若虫较集中孵化期,也就是梨木虱防治的最关键时期。选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1.8%爱诺虫清(齐螨素)2000~4000倍液,3.2%阿维菌素(4号)5000~-8000倍等药剂和浓度,发生严重梨园,可在上述药剂及浓度下,加入助杀或消解灵1000倍液,有机硅等助剂,以提高药效。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梨木虱的识别与防治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