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工程资料 » 粤港合作首个大型湿地保护项目结束

粤港合作首个大型湿地保护项目结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4  浏览次数:71

    5月31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省林业厅及海丰县等共同建立的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教育中心及生态教育园正式启用,宣告粤港合作开展的首个大型湿地保护项目圆满结束。省林业厅副厅长孟帆参加仪式并讲话,指出海丰湿地项目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自然湿地生态养殖技术,建立了湿地保育生态补偿示范基地,为广东率先开展湿地补偿试点提供了典范。省林业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海丰县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据透露,海丰湿地项目于2005年7月启动,世界自然基金会、省林业厅、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单位联合开展湿地保育工作。5年来,该项目成功推动海丰湿地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开展湿地保育生态补偿示范基地建设,探索了自然湿地生态养殖技术,建立了社区湿地教育基地,组织香港志愿者到乡村小学开展宣教活动,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同时,组织保护区管理人员、教师、村民到香港等地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培训,有效提升了社会各方的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广东湿地保护树立了榜样。

    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区,为候鸟南北迁徙的必经之路,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具有复杂多样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河口、红树林、基围、库塘、芦苇沼泽等多样化的湿地类型。丰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的觅食、栖息、迁徙提供了优良的生境,每年冬季吸引至少6万只以上的候鸟在此越冬,为国际濒危水禽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海丰过冬,甚至成为“留鸟”,海丰也因此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水鸟之乡”美誉。据统计,去年冬季有6万只以上的水鸟在海丰越冬,比2008年增加了2万只。其中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全球濒危的黑脸琵鹭在区内一共发现78只,是上世纪90年代最低潮时的3倍。另外,保护区内还记录了两种属国家Ⅰ级保护、35种属国家Ⅱ级保护以及37种省重点保护的鸟种。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