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工程资料 » 河道综合整治与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河道综合整治与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4  作者:《蓝天园林》2009年第5期总第48期   杭州市区河道综保工程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浏览次数:66
    

  杭州市区河道综保工程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沿河而居是我们前人所创造的人类生活聚居地模式,从城镇的发展过程看,其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形象是不同时期积淀、重叠的几何形体组成的结果。传统城镇的路径、区域、建筑等物质元素经过长期的演化组合,建立了彼此稳定的有序结构,是城镇自形成之初延续、发展的缘由和生命力所在,这是我们要继承并刻意赋予的。在传统城镇的发展中,应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和部分的有机结构以至用地划分和比例尺度。这一建立在地方传统基础上的人们所能体验的区域、路径、广场等,创造了适于展开公共活动、居住、彼此交往的和谐而稳定的水乡城镇环境。

  在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中,不可机械套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也要区别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机制,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保护、传承、更新结合起来,保护那些具有文化、艺术、经济价值的文物建筑。传承不是照搬、复制、模拟、仿造,而是要注意追寻那些根本与本质的精华,即传统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元素,使城镇既反映传统韵味又体现时代风采和未来发展。

  更新不是单纯的改建、重建,而是要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通过更新改造,给城镇或城镇的局部地区注入新的活力。一般要从河道的整体景观、公共空间系统、特色街道空间、建筑、空间节点或标志等方面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河道综合保护工程中,应保护并强化以水为骨架的空间环境,保护舒缓的空间轮廓与空间关系,构筑河道空间开放系统。

  1 更新理念,“和而不同”

  杭州的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水,不仅是有水,长流水,流绿水,而且怯兴肮邸⑺肪场⑺幕?梢匝≡窭肺幕自躺詈瘢壳坝钟姓故究占涞暮拥溃ɑ蚨危纾褐泻哟庸穆サ椒锷剿牛梢源又猩侥下酚挚ⅲ纤位食且胖繁;た⑾喔ㄏ喑桑挥秩缍哟硬耸星诺浇夥徘牛梢酝ü渲镁暗恪⒕肮邸⒌袼堋⑹榉ɑ婊㈤毫俚龋怪伞拔幕だ取保挥秩缁页胤段В媾┐蟀崆ǎ梢越ǔ沙嵌蛔幕埃庋饶苎有返奈穆觯帜鼙硐殖鱿执某鞘蟹缑玻院拥牢幕厣刺嵘贾莸钠肺环绺瘛?

  要防止“千河一面”,建设“精品河道”、“ 特色河道”,打造“精品滨河地带”。着重体现策划、规划上的“和而不同”、历史文化碎片挖掘整理展示的“和而不同”、建筑的“和而不同”、基础设施的“和而不同”、植物造景的“和而不同”。市郊河道也要坚持“修旧如旧”,重现原生态的风貌。

  杭州的河道,具有生态化的自然特点,乡土化的地域特点和人文化的历史特点。河道的综合整治与保护过程,也是重拾市区河道两岸历史文化碎片的过程。要重视挖掘、保护两岸的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存,一是以历史传说、历史记载为内容的历史遗闻;二是包括古桥、古镇、古河道、古寺、古迹等的历史遗物;三是反映这些河道周边民俗风情的历史遗风。河道的综合整治要与保护开发有效结合,结合五大河道规划的编制,组织落实市区河道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的思路与设想。

  河道整治过程中要力避园林化、公园化倾向,在树种的选择、小品建材的选料、园路的铺装材料选材以及建筑物、构筑物、雕塑、河埠的布设上,一定要避免公式化、程式化。

  在河道的周边需要新建几座亭台楼阁,这是景区内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即完整的自然植被,原始的建园基址,配以花木栽植的建筑营构,而且还是提供休憩、避雨、消暑、美食、品茗、购物、娱乐的场所。至于建筑的体量和营造风格宜小巧玲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并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同时,开辟与河道相连的生态绿廊。适当地设置园路,因地制宜布置绿化,点缀雕塑、碑刻、小品、楹联、匾额,以充实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要围绕“一个主题,一种生境,一串故事,一组信息”来营造人+水+植物+环境的意境,体现其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和文化的展示。

  此外,建设涉及的内部管理、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景区交通、水电以及环保等公共性的设施 ,规划时一并作全面、细致的考虑。

  2 分类实施,逐步到位

  2.1 慢行系统建设

   慢行系统建设需经系统规划后开始启动。慢行系统要与交通道路的进出口安全性和便捷性一并考虑。如单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要综合考虑老人、妇女、儿童的便利性,尽可能在铺设材料上避免选用碎石、乱石或铺石间隔过大,特别是水边园路的建材选材,宜选用一些新型材料或复合材料,色彩鲜艳,防滑且便于识别。

  2.2 旅游休闲廊道建设

  对于旅游休闲航道,要站在古都文化保护的角度来总体规划。休闲航道是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是旅游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烙印。从早期的河埠,到历年来陆续修筑的桥、河岸园路,使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般闪烁其间。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增长、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尚有许多历史景观或被人为切割、或被遗忘湮没,即使许多景点被列入地方、国家乃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 有的也 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旅游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散珠,日渐失去其应有的神韵。因此,只有将这些散落的明珠通过景观廊道串联起来,才能使各景点串珠成链,连景成片,尽情展露“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完美凸现杭州“精致和谐,开放大气”的城市人文精神。

  2.3 绿地建设

  河道的综合整治要与绿化工程同步实施。工程量大的要经策划、设计后统一进行,要求和标准既要与西湖、西溪、运河的景区、景点接轨,又要有市区河道的特色。相比较城市腹地绿化而言,河道地区的绿地建设应更加注重对生态的考虑,而且绿地布局也需更为灵活,从而为水滨创造丰富的景观。

  ⑴ 发展利于生态的立体乡土绿化。现有的滨河绿地建设往往以大面积铺设草坪为主,成活率高,见效又快,但这并不利于河道地区生态环境的保育和生物的栖息。河道植被配置应避免种植大面积草皮的绿化方式,而采用自然立体化的设计,以地被、花草、灌木丛、树木相搭配,尽量符合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而且要尽量选择乡土植被,以提高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利于原有动植物的生存。

  就杭州而言,季相景观要求突出的多用银杏、无患子、黄山栾树、枫香、元宝枫、乌桕、鸡爪槭、黄连木、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法国梧桐、水杉、重阳木、香椿、青枫、山膀胱、红花檵木等;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棣棠、郁李、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茶梅、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紫花泡桐、木绣球、八仙花、紫玉兰、白玉兰等。

  常绿树无冻害且抗寒性强的有:凤尾兰、石楠、杉木、湿地松、油茶、柏木、龙柏、广玉兰、海桐、柳杉、罗汉松、匍地柏、杨梅、构骨、黑松等。 落叶树无冻害且抗寒性强的有:池杉、紫薇、白玉兰、泡桐、水杉、紫荆、国槐、白鹃梅、紫玉兰、凌霄、贴梗海棠、青枫、红枫、合欢" 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无患子、红叶李、紫叶桃、马褂木、鸡爪槭、银杏、柿、木槿、郁李、梧桐、柳树、枫杨、法梧、枫香、木绣球、金银花、爬山虎等。

  ⑵ 突破河滨带状绿地的惯有模式。滨河绿化的配置十分重要,而绿地的布局也相当关键。常见的滨河绿地受规划控制大多沿河等宽设置,既单调又不能充分发挥绿地的效应。因此要通过绿地与其他要素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上的整合考虑,实现绿地效益的最大化以及空间形态的最优化。

  在河滨带状绿化中,应尽可能体现野趣盎然的情致,可考虑相应树种的成片林栽种。如香樟成片林,杨柳成片林,柳杉、池杉、马褂木、银杏等乔木成片林栽种,形成绿荫蓊郁、层林尽染的大效果。对于植物配置应重点考虑乡土树种,而且特别要重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也要注意全冠树木对林下植被的生长影响,应留出足够的“光合作用”空间,做到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布局合宜、四季有花。此外,大面积栽种芦苇或水生、次水生植物也应列入植物配置的重要选项之一,以避免园林化倾向,有利于营造“千河不同,各有特色”可识别性。

  与相同面积的带状绿地相比,块状绿地往往可以凭借集聚效应更充分地发挥绿化的生态作用。有鉴于此,在河滨局部地段,尤其是高密度建设区或是城市重要职能区,可以通过绿地与其他功能区块的用地置换,形成局部放大的块状绿化,为这些区域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而在平面布局调整中,也可有意识地将某些建筑与绿地穿插渗透,以打破绿地沿岸布局、后侧建筑一字排开的惯有模式,塑造立体丰富的城市形态。

  ⑶ 在建设绿地网络系统时,尤其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控制河道两岸的开发建设,保证沿岸绿色植被的连续性,保持其一定的宽度,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河道风道的作用,也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廊道作用。其次,要保证垂直于河道的廊道的通畅,形成有利于水陆风导入的空气通道。一方面,要减少曲折廊道的建设,避免构成通风死角;另一方面,要结合河道走向及城市风向来确立廊道方向,以利于气流导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河道对城市微气候的调节作用。

  2.4 码头和换乘中心建设

  由于当前码头和换乘中心远不能满足通航的功能,要根据每一条河需要配置多少码头和河埠头,换乘中心配置多少才合理的要求进行周密的调研和设计。

  2.5 引配水系

  通过河道整治,要打通杭州主城区内各种水系,实现“五水”贯通,使西湖运河西溪主城区主干河道通航,设立“水上巴士”和 “水上的士” 游船,开辟城市交通新模式。

  重点河道与运河旅游、西溪湿地旅游等进行衔接,
并在上塘河、余杭塘河、三墩港、五常港、古新河和北塘河萧绍运河等河道上开展水上旅游。

  3 在保护上下功夫

  ⑴建立河道一体化管理体制,用地方性法规确定其职责范围,把河道经常性治理列入“法治”。并明确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并建立适应市场运行的投融资机制。

  ⑵根据杭州市经济发展统一规划,调整沿河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建设河河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无污染的企业,从源头上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加快沿河陆域内污染企业整治步伐,对污染严重的限期关闭,对落后陈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要加速更新。加快沿河地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⑶有效保护沿河地带的文化遗产。对杭州的水景观和水环境的历史与现状,对河道两岸(包括桥)的历史文化遗存,要组织专门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制订杭州水景观、水环境与河道文化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资源和保护措施。既要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临水建筑、广场等,更要注意保留与利用桥、码头、河埠头等特有的历史元素。要控制沿河地带房产建筑高度,要有合理的色彩布局。河道两岸的植物配置也需设计,形成一个有树叶沙沙声,小鸟啁啾声,河水哗哗声的大自然音韵,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也丰满城市人居亲和力。

  同时,要开发与河道相关的历史活动。如赛龙舟、放花灯等,它们的参与,有助于形成独具生气的河道地区氛围。因此,要注意发掘这些民风习俗和节庆活动,并通过开放空间的组织将这些活动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在现代与历史的结合中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⑷建立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由于长效管理所需的资金量大、周期长,要有效地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要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推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发展非公有制河道公用市政管理事业,拓展企业认养河道、推动企业对河道周边亭台楼阁的冠名权等经营管理发展空间。坚持建管并重,做到建设一片养护一片、建成一片管理一片,实现养护管理全覆盖。
 
  杭州市的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应该在搞好市区河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着眼于发挥和实现市区河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以“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十二字总体要求,指导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市区河道的生态功能、水利功能、交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商贸功能和居住功能,达到水景与景观的根本改善之“双赢”,还河于民,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吴家骅著,叶南译.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简本,2005
[3]赵勇,骆中钊,张韵等.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陆志纲.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路红,姜书明.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苏颖,王韶华.泰晤士河与淮河水污染治理比对分析.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
[9]姜礼燔.英国治理泰晤士河污染的基本经验.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9
[10]黄兴伟.泰晤士河由“死”复生的启示.中国三峡建设,2004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