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病虫防护 » 侵染性病害病原诊断和预防概说

侵染性病害病原诊断和预防概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9  浏览次数:37
    省花协8月17日资讯: 

一、真菌性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症状类型。它特有的标志是:被害部或迟或早要出现繁殖体、菌丝体、菌核或菌索,病部常有粉霉状物、小黑点。但要注意,不要把病部出现的真菌作为是必然的病原菌,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人工诱发试验。

真菌性病害是林木的一种最广泛病害,70%—80%左右的林木病害都属于真菌性病害。其表现症状多样。病部病征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蘑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病征的出现与寄主的品种、器官、部位、生育时期、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如不少叶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后期才产生病征,甚至在落叶上才形成小黑点;有的菌核病要在寄主某一特定部位才形成颗粒状的菌核;银叶病要在寄主的死亡部分才长出蘑菇状的产孢结构;根肿病要在肿瘤很深的位置才能观察到病原菌。许多真菌病害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完全不表现病征。真菌病害的症状与病原真菌的分类有密切关系,如白绢病菌在许多不同作物上均造成症状相似的白绢病,霜霉菌产生霜霉状物,黑粉菌产生黑粉状物等。

在自然条件下的主要传播动力:气流、水流、土粒、雨滴溅洒、昆虫,其中最主要的是风力。如炭疽病、烟煤病、苹果褐纹病等。

真菌中的锈菌普遍存在转主寄生现象,如松—栎锈病菌,梨—桧锈病菌。

预防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内卫生状况,积极消灭病原。

二、细菌性病害:常出现水渍状(迎光时半透明),有溢脓状物(除根癌病菌外)或在潮湿状态下有菌脓,病斑表面光滑,腐烂性患部往往有恶臭味。主要症状有:斑点、溃疡、萎焉、穿孔、肿瘤、软腐、变色、黄化等。主要靠雨滴的溅洒传播,很少由气流和昆虫传播,与雨水和气温关系密切。

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欧文氏菌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经病状观察及田间分布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病害后,要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室内鉴定。在田间选取标准病害样本,在室内经过漂洗,洗去泥土和脏物,而后剪取病害典型部分,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刷几次后,将标本做成切片或挤压出病汁液放在载玻片,上盖玻片进行显微镜镜检,根据形态诊断、鉴定。

预防方法:着重消除侵染来源,作好种苗消毒和消除植物病死残体,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用抗菌素类药治疗效果好。

三、病毒性病害:外表无病征,但有明显的传染迹象。病毒性病害主要有花叶病毒和枯死病毒以及拜拉斯病毒三种;病毒在叶面上出现各种花纹的斑点或条纹,逐渐扩大使整个叶片枯黑而死;拜拉斯病毒多由外地携入,如外地墨兰的拜拉斯病毒相当普遍,而且代代遗传。

症状以叶片和嫩枝表现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黄化、花叶、畸形、生长停滞,受病毒侵染的植物有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少,甚至不开花结果。病害后期,黄化的叶片上常出现枯斑,往往伴随卷叶、缩叶、裂叶或小叶的症状出现,严重时果实也常出现皱缩、变小等现象。受病毒侵害的主要为阔叶树。主要传播媒介为剌吸式口器昆虫,如蚜虫、叶跳蝉等;寄生性植物和人工作业也可传播,偶尔也可以通过病、键植物的接触摩擦而传播。如桑花叶病、苹果花叶病、苹果绿皱缩果病。

预防方法:病毒与人类癌症一样,至今难以根治。所以应尽量避免引入,一旦发现,应及时销毁或隔离。严格挑选无病的繁殖材料,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将感病植株周围的植株全部拔除销毁,防除传毒的昆虫。在病区里,可采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素进行防治,有抑制作用和控制效果。

四、类菌质体病害:外表无病征,但有传染迹象。植物受害后,大多表现为丛枝症状,但有的植株有节间缩短和叶片皱缩现象,表现出叶片黄化或萎缩症状。发病所经历的时间较长,如枣疯病至少要1个月左右,有时长达1年。主要通过蝽类、叶蝉来接种、传播,少数可通过木虱和寄生植物菟丝子来接种、传播。如桑萎缩病(黄化型和萎缩型)。

预防方法:防治传播昆虫,修剪,温水处理,选用对类菌质体很有效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

五、线虫病害:外表无病征,但有明显的生长抑制现象。表现为瘿瘤、叶斑、坏死、针叶变褐或整株枯死、变色、现油状水渍状小斑或坏疽斑、褪绿、黄化、矮缩蔫萎虫等症状,各属线虫表现症状各不相同。

茎线虫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茎,如块茎、鳞茎和块根;胞囊线虫多寄生在根部的支根或须根的侧面,虫体裸露;根结线虫在新生的支根或侧根上寄生后引起根结,虫体在瘤状组织中;粒线虫和滑刃线虫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分,虫体常在茎干或穗部;长针线虫、剑线虫和毛刺线虫在根部外寄生,可传染植物病毒,虫体较大,且有发达的口针;伞滑刃线虫中的松材线虫主要为害松树的枝干木质部,使松树针叶变红褐色、松脂减少、木质部变兰,最后整株枯死,有松树癌症之称。

线虫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植物繁殖体、栽培介质、水流、媒介昆虫、植物之间的接触摩擦。

根瘤线虫预防方法:选用健康苗木、土壤深耕并翻埋、合理灌水和施肥,苗圃地要进行轮作,不要连作。

用溴甲烷消毒土壤,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在发现有线虫的果园,可施用杀线虫剂。每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1毫升,稀释2000~3000倍后,用喷雾器喷雾,然后用钉耙混土。生物防治:如木霉菌、菌根等用于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施用石灰氮,既可作肥料,又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叶芽线虫,温水浸浴繁殖材料,以40%的芬灭松乳剂3000倍液于移植前浸苗1分钟可有效防止草莓叶芽线虫(花卉若无叶害情况也可参照处理)。防治:可用欧杀灭24%乳剂或10%粒剂、芬灭松40%乳剂、巴拉松40%乳剂及陶斯松40.8%乳剂喷施或撒施。

松材线虫主要是加强检疫。

六、瘿螨类(瘿螨总科):寄生于林木的主要是瘿螨类,又称四足螨,属蜘蛛纲瘿螨总科,能引起多种阔叶树叶部的毛毡病。受害叶片上出现隆起的绒毛状物的病斑,罹病严重的叶片卷曲。如米老排、香樟的毛毡病。传播途径:随风短距离传播,随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

预防方法:选用健康繁殖材料,温水浸泡苗木,秋冬消除落叶,集中烧掉,以减少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使用合适的杀螨剂及时杀螨,注意药剂种类的轮番使用,以免害虫及螨类产生抗药性。

七、藻类寄生:以锈藻最为常见。锈藻的营养体主要是寄生在寄主体表扩展形成绒毡状藻斑,为害叶部、枝条。如油茶、火力楠、米老排、黄檀的藻斑病。主要传播途径:风雨。

预防方法:清沟排水,勤除杂草,促使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增施复合肥,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可用铜制剂或硫制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对茶叶树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l000倍液,以控制病害的发展,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4天、10天,在非采摘茶园,可喷施0.2%硫酸铜等铜制剂进行保护;对油茶树可以在4-6月或采果季节结束后,喷杀菌剂进行防治,出于藻类对铜素非常敏感,故可用1%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八、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寄生于其他植物的枝、干、根上。按寄生性质分,可分为全寄生与半寄生两类。半寄生植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用吸根从寄主植物的枝干中夺取,如桑寄生科中的桑寄生和槲寄生、樟科的无根藤、玄参科的独脚金等。全寄生性植物的叶片退化,其所需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用根状吸器插入寄主体内夺取,如旋花科的菟丝子属,列当科列当、独脚草、野菰和丛蓉等。檀香科的寄生植物两种类型都有,但多为全寄生。

茎叶寄生种类:桑寄生科、菟丝子属、樟科的寄生植物。

根寄生种类:列当科、玄参科的寄生植物。

桑寄生属:寄生于阔叶树,经鸟类消化道传播。长江下游各省发生的樟寄生 (L.yadoriki)主要为害樟树、油茶等。

槲寄生属:寄生于阔叶树,经鸟类消化道传播。

无根藤属:广布于南方和台湾省,寄生多种阔叶树、马尾松和杉木,也能危害灌木和草本植物。

独脚金属:常寄生于禾本科草本植物的根部。

菟丝子属:可寄生于豆科、茄科、蔷薇科、无患子科等许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但多寄生于大豆等作物。可随动物作远距离传播。

列当属:寄主多为草本,以豆科、菊科、葫芦科植物为主。长江以南各省所常见的中国野菰(Aeginetiasinensis)、印度野菰 (A.indica),多寄生在甘蔗和禾草类植物的根部。可经风或粘附在作物种子上传播。

防治方法:宜结合耕作栽培技术,根据寄生植物的特点进行。如菟丝子的防治主要靠播种前清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或在菟丝子开花前割除其植株并深埋。桑寄生的防治应在寄主植物果实成熟前铲除寄主上的吸根和匍匐茎。列当可通过禾本科作物与其他作物轮栽换茬来防治,并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槲寄生、桑寄生、菟丝子等寄生植物可喷洒五氯酚钠、扑草净、地乐胺等进行灭杀。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