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工程资料 » 从新西湖景观到上海绿地建设的联想

从新西湖景观到上海绿地建设的联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7  作者:《园林》杂志   春节期间我们小憩杭州,看到一些新的城市景观后,对上海的绿地产生了一些感想。  杭  浏览次数:194
    

    
    
    
  春节期间我们小憩杭州,看到一些新的城市景观后,对上海的绿地产生了一些感想。

  杭州为了促进旅游业,近年来以西湖为中心,连续实施了西湖南线改造,新湖滨地区改建,西湖西进等重大项目。“打造新西湖”的大手笔立竿见影,各界一致给予肯定,旅游业节节攀升。

  新西湖的一大特色是湿地和野趣。苏堤以西古有杨公堤,与苏堤和白堤并称三堤,近代因西部水面淤塞而仅存两堤。西湖西进,恢复西部水系,湖港纵横,堤岛横斜,与西湖西侧的群山绿水交融。西进部分的西湖之所以野趣横生,一方面是在开挖大水面的同时,留出很多薄水区和小岛,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人工湿地;另一方面堤岸基本上都采用草坡直接入水的形式,水边水生植物掩映。再者,原有的植被条件很好,精心保留后与新建景区浑然天成。虽然西湖风景区本来就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但是西湖西进后,新景区浓郁的乡土和自然气息仍然带给游人和市民较强烈的心灵触动。特别是对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能很便捷地领略自然野趣,的确难得。由此,我们想到了上海的江湾湿地。随着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迅猛建设,已经对江湾湿地形成了合围之势。对于上海来说,这块湿地自然条件优异,且又位于中心城内,极其珍贵。一方面要充分保护湿地,发挥其生态作用和天然地貌留存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综合开发湿地周边地区。宜形成三个圈层,核心是保护区,外围是环形公共绿地区——湿地公园,最外围是商业娱乐服务区、居住区等。以湿地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成为杨浦区乃至上海的特色地区之一。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力度虽大,但由于规模小、现状自然条件差、公共活动需要、地下空间开发等原因,都是人造自然。野趣将是湿地公园有别于其他绿地的重要特征。

  新西湖的另一大特色是网络化的开放步行系统。除了汪庄和刘庄国宾馆区外,围绕着西湖的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公园,三条堤和公园内多层次的游路构成滨水步行网络。西湖西南北三面被群山环抱,山地石砌游步道系统也已经基本建成,翻山穿壑,四通八达,并和滨水步行网络紧密衔接。从使用情况来看,游人坐着汽车到一个个景区踏点式旅游的比例减少了,更多的游人选择沿着湖边观光散步,始终与西湖亲密接触。而市民更是熟门熟路地利用这一山水交融的步行系统,今天走这条线路,明天走那条线路,在自然风景中健身,在人文古迹中陶冶情操,再不必局限于一处了。于是,还有人专门编撰了一本《杭州的山》和《杭州的水》,详尽地描绘出杭州的山径和水系,方便游人和市民踏访。

  由此,我们想到了上海绿地系统中的步行系统。绿地系统中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色网络在生态上很重要,在绿色网络中构建游线顺畅、感受宜人的步行系统则同样重要。举例来说,苏州河两侧有很多的楼盘,都在滨水留有绿化和观景带,从绿化上讲是连接成了绿带,符合生态的要求。但是,滨水步行道路却因楼盘的分隔无法贯通,这些滨水绿地只能是业主们“独乐乐”,而不是广大市民“众乐乐”。试想,市区或者局部区域的绿地构成绿色网络,绿色网络中又有高质量的步行系统,那么上海市民一定会象杭州市民那样扩大他们接触绿色的范围,在绿色网络中走得更多更远。那么,同样的绿地面积将带给市民更多的风景和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提出两点倡议:

  ① 保护和模仿城市中的原生自然地貌,给人工化的都市增添野趣。

  ② 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同步推进高质量的步行网络系统。

  以上这两点有感于西湖,上海可有所借鉴,其他城市或许也有可鉴之处。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